“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始于足下”。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节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千里之行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始于足下。这两句话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走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迈出第一步开端的,奉告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头做起、从纤细之事做起,只有开端并坚持下往才能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面还有两句话,它们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三句话构成了排比句式,不论是大树、高台,照旧远行,都必要从萌芽、累土和勇于迈出第一步开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不积跬步无乃至千里有殊途同回之妙,都是说实现方针要从眼前小事着手,假如不可动作起来、勇敢迈出第一步,然后坚持不懈地往做,那末实现理想只能是一句口号大要是空谈。
换个角度来看,老子提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概念,其实也是在论说一个主张,即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慎始慎终。措置问题或治理国家时,都要在问题或动乱发生之前把它措置好,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个进程的,我们要在小事和一点一滴中做起,而发现问题也要从纤细之处甚至是未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预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想法就立刻往做,只有动作起来才会离方针越来越近。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什么
标签: 千里之行下一句是什么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