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带你游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最高奖学金获得者,是他们!
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㉒
青年强 则国家强
今年
有十名中南大优秀学子
获“文澜奖学金”
其中本科生是
吴幸舟、杨弦歌、李宇轩
杨梦雅、范语涵、陈毅
研究生是
何晓龙、陈帅
李金龙、班铭媛
“文澜奖学金”是我校专门设置的最高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在道德风尚、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文体竞赛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堪当模范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和全日制研究生。
人生万事须自为
跬步江山即寥廓
每位获奖同学
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接下来
我们为你打开
十位获奖者的个人档案
看他们如何在
中南大这方舞台
追逐青春理想
吴幸舟
财政税务学院财政1901班
关键词:
乐观、勇气、助力民生发展
▲保研至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西方经济学学硕
▲加权平均分91.75,综合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021-2022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入选湖北省“挑战杯”优秀作品展
▲主持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已入选2022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参与第三十一届“博文杯”项目,主持第三十三届“博文杯”项目
▲第十七届“思源·共进”大型学术交流月活动科研实践成果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湖北省翻译大赛三等奖
▲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
▲校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
吴幸舟在中南大的三年
是与科研创新结缘的三年
大一时第一次
翻开院刊《财税新声》
吴幸舟便被其吸引
加入了学生学术科研中心期刊部
负责《财税新声》的排版工作
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吴幸舟主持了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直播带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扩张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助力企业更科学地运用“直播带货”这一营销促销手段,也利于微小企业确定自身在直播洪流中的定位。在该项目中,吴幸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团队成员都在不断探索学习和科创之间的平衡点。
▲大创团队合影(左三为吴幸舟)
吴幸舟:兼顾学业和竞赛使我们非常忙碌,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与学习中,大家也感受到了满足与快乐。这一项目让我真切感受到自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助力民生发展。
乐天坦然的心态
坚定无畏的勇气
对人生的美好期待
这是吴幸舟所珍视的
三大法宝
现实离理想
正好只差一点点
是她心中的最佳状态
吴幸舟:我相信人生不是一望到头的路,而是一片非常广阔的田野,更坚定地去选择,更勇敢地面对未知,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田野!
杨弦歌
法学院卓法1901班
关键词:
做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新时代法律人
▲保研至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第十八届、十九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季军、优秀辩手
▲第二届全国高校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季军、小组最佳辩手
▲第二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三等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七届模拟会见当事人大赛冠军
▲湖北省大学生“新时代新青年新奋斗”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
▲2021年度北京仲裁委员会奖学金
▲2019年度吴汉东法学教育基金学生奖励基金
▲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顺利结项并获评“良好”
▲参与“博文杯”项目“后疫情时期人脸识别系统在小区治理运行机制及其规制路径研究——基于个人信息有序共享之视角”并顺利结项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深谙实践的重要性
杨弦歌力求将
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次刷新中南大在
国家级模拟法庭竞赛
最好成绩
杨弦歌:比赛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心态。我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竞赛时十分紧张,大二时期课程也占用了较多时间。第二次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成绩,就担心不进反退,更增加了内心的焦虑。这个时候,多亏队友、老师相互鼓励,及时调整心态,才取得优异的成绩。
扎实的法律基础为杨弦歌打开了实现更多梦想的大门。他参加了“未来精英杯”,这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法学类本科生写作大赛。杨弦歌的参赛论文《论合同目的之认定——“庄胜、信达合同纠纷案”评析》斩获全国三等奖,发表在《南湖法学》第20期。
学习、兴趣、比赛
杨弦歌一个没落下
课余时间
他加入了院辩论队
他也爱阅读
文史哲各类典籍
培养了他的人文综合素养
杨弦歌:未来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秉持中南人独有的情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中国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不断奋斗!
李宇轩
刑事司法学院侦查2002班
关键词:
经世济学、守望正义、经法管融通发展
▲18门专业必修课取得90+,2021-2022学年加权平均分95.09,排名专业第一
▲参加学校“明理杯”创业类竞赛
▲班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院学生会体育部学生干部
▲刑事司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参与一次大创、三次“博文杯”、三次社会实践
▲全程主持的创业项目“信而有证”,获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总决赛二等奖和多个省级奖项
18门专业必修课
取得满绩的背后
是李宇轩在
26门专业和选修课上
参与30多次课程展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果
“实践智慧不可学之
不可授之 唯有苦练”
这是李宇轩向郭泽强教授
请教大学之道时
得到的赠语
他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两年多来
大创立项一次
“博文杯”立项三次
社会实践立项三次
李宇轩在课业之余
没有辜负研学的理想
实实在在地践行着
自己的“实践智慧”
李宇轩全程主持的创业项目“信而有证”于2022年暑假获得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总决赛二等奖和多个省级奖项。该项目向教育部教指委和各高校展示了中南大法学“双一流”学科和司法鉴定技术的风采,获得了教育部专家评委的认可。
除了研究传统法律问题
李宇轩不断拓展学习深度
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
将物理化学、区块链、大数据等
应用在法学研究中
此外 他主动学习
工商管理和财务会计知识
逐渐走上
经法管融通发展道路
李宇轩:齐心勠力砥砺前行、共塑刑司优良学风。我希望自己能永葆热爱之心,拼搏进取,做热忱不灭的法科学子。
杨梦雅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902班
关键词:
脚踏实地、聚焦乡村振兴
▲保研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年级党支部组织委员、2019-2021工商班心理委员
▲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优秀心理委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标兵
▲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金奖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二等奖、最佳创业奖
▲第八届“发现杯”大赛互联网营销技能赛华中赛区三等奖
▲第七届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华东-华中赛区铜奖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三等奖
▲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星计划营销组一等奖
家庭生活的熏陶
党员身份的影响
让杨梦雅在参与
创新创业项目时
常聚焦于乡村振兴
杨梦雅:儿时在乡间的美好童年时光,作为农民的爷爷的教诲,让我更加关注乡村问题。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国家和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
2021年,杨梦雅受邀来到室友的家乡湖北随州。她从身边取材,发现随州香菇产业虽然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个体菇农收购价低、销售渠道少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杨梦雅和团队伙伴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的香菇食品和年轻人联系起来。
杨梦雅:最初我们打算把香菇做成营养食品,但在大量翻阅有关香菇的资料后,我们发现香菇具有降血压的功能。于是,我们决定将香菇与解压趣味零食结合起来,打造了从包装设计到内容都有趣、好玩、营养的零食品牌“菇菇的世界”。
杨梦雅
▲香菇解压趣味零食的外包装图
在完成产品雏形的同时
杨梦雅的团队
也完成了第一份项目计划书
通过多方洽谈
“菇菇的世界”已经
与十堰香菇种植基地
达成战略技术合作
还获得了
“发现杯”大赛华中赛区铜奖
杨梦雅:在赶路的过程中,要学会慢下来,先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再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范语涵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信管1902班
关键词:
心怀科研创新梦、笃定前行
▲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
▲获2020、 2021年国家奖学金,2022年一等奖学金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Web应用与开发组国家级二等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实践组国家级二等奖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数据可视化组中南赛区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八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区域赛二等奖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并结项,第三十一届“博文杯”结项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三好学生标兵、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志愿者
范语涵心怀科研创新梦
制定合理规划
大一大二
学业为主参赛为辅
大三开始提升建模能力
参加各类科研竞赛
增加实践经验
大一下学期,范语涵和同学一起组建数模团队,互相监督,自学数模的相关知识,逐渐摸索着去参加各类数模比赛。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与磨合,团队最终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出色发挥,获得一等奖。进入大二,范语涵加入了科研实践兴趣小组和专业性的软件服务团队,学习到许多前后端的相关知识,受益匪浅。
前进的最佳方式
是同他人携手共进
大三参加的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令范语涵十分难忘
团队劲往一处使
扛住了长时间备赛的消耗
和高难度竞赛技术的双重压力
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
范语涵: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在线上交流讨论,这其实对于团队的沟通协作有很大影响。然而,寒假时大家像在线下一样展开头脑风暴。整个备赛过程从去年12月持续到今年5月,项目最终以最好的面貌展示出来了。
三年来
范语涵学会了
如何完整编制一个系统
如何从纷乱无序的大数据中
抽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在反复学习与探索中
她不仅明确了自己对
前端制作和大数据分析
两个方向的兴趣
也更加坚信
自己所学的专业具有
巨大的社会意义
范语涵:学会自主学习,不要局限于课堂知识,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多和师兄师姐交流,这样才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毅
中韩新媒体学院动漫1904班
关键词:
用拿起钢枪和画笔的双手书写青春华章
▲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
▲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参与创作的动画电影《豌豆八哥》于2021年9月在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
▲参与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并获省级二等奖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银奖
▲第六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二等奖
▲2篇独撰论文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
▲“艺·中南”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
▲服役期间曾参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与莫迪总理武汉会晤的安保任务、涉黑犯罪人员的押解任务
2017年
陈毅同时收到
中南大的录取通知书
武装部的入伍通知书
从小就有军营梦的他
决定先携笔从戎
军营生活可谓“有苦有乐有声有色”。在新兵连时,陈毅和战友身着单衣,背着五六十斤的行囊走在千里冰封的大别山,每天徒步行军三四十公里,摩托化行军几百公里。
陈毅:炎炎盛夏,我们在东湖露天进行游泳训练,身上的皮一层层地掉,黑到爸妈都不敢认!可是每每回忆起这些,我就能想到和战友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时光,这是非常幸福的。
退伍后回到中南大
曾经扛枪的双手
要重新拿起画笔
这对陈毅来说
并非是一件易事
但血液中流淌的军人精神
令陈毅很快奋起直追
以部队的标准要求自己
成了“住在画室的男孩”
陈毅:每次老师一布置作业,我就开始画画,课间画、晚上画、周末也画。文济楼的保安叔叔都认识我了,因为我经常画到太晚,教学楼都要关门了。
虽脱下军装
本色仍不改
疫情期间
陈毅冲在抗疫前线
为居民采购药品
累计达到900余次
入户解决
独居老人的生活困难
组建了“艺·中南”志愿服务队
为城郊少儿提供美育教育
截至目前累计覆盖7个社区
服务300余名儿童
陈毅:受到苏正民师兄的影响,我希望能以己所能,回报社会。充满了精神与信仰的青春,是不会那么轻易消失的!若有战、召必回!
何晓龙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 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年级第一,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年级第一
- 2022年 荣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与实践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21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第六届“立马万言”征文获学术论文一等奖
在磨砺中找到方向
从农村到城市、从本科到博士
一路上何晓龙严于律己
奋发图强
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
综合成绩均名列第一
科研能力不断增长
2021年10月
在《国家图书馆学刊》上独撰发表《国内学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研究述评》(CSSCI)一文
2022年5月
在《图书馆论坛》上第一作者发表《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治理转向》(CSSCI)一文
2022年5月
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第二作者发表《项目进村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善治的实现机制——基于利益再分配的视角》(CSSCI)一文
2022年6月
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上第一作者发表《乡村产业振兴中创业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东部S乡镇的调查》一文
此外
何晓龙还积极参与社会调查
并撰写调查报告4万字左右
以科研助力社会服务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写在人民需要的地方
陈帅
法学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
- 2022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 2022年 荣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与实践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22年5月 入围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 2022年5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 2022年5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好青年”
2022年1月19日下午
刚放寒假不久的陈帅
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
突然听到身后有小孩的呼救声
顺着声音跑过去
陈帅发现有小孩落水了
▲发生事故的江边
当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陈帅先是试着用一根树枝把小孩拉上来,但树枝太短没能成功。情急之下,他没想太多纵身跃入冰冷的江水中,右手拉着小孩的手臂,左手游泳,努力靠近江边。为了尽快上岸,他用左手去抓江边的石头,但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指甲都磨平了也没办法抓住。好在这时总算有路人经过,递过一根树枝,陈帅带着小孩拉着树枝上岸。
上岸后,陈帅见小孩无恙,便安心离去,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孩子的父亲从路人处得知自己的孩子被好心人救起,联系到陈帅,想要给予物质酬谢。但陈帅和他的父母没有接受,在他们看来救人是理所应当的举动,不需要任何酬谢。为表感谢,孩子及家长给陈帅本人和中南大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
▲重庆三口之家发来的感谢信
在那一个刹那,我没有犹豫和害怕,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这是一个生命!我是学法律的,让法律有温度,让道德有力量,是我的使命和理想。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名预备党员,我更应该敢于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陈帅同学事迹受到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等
多个媒体关注
“江水虽寒人心暖,大学生跳江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陈帅见义勇为,体现社会正能量。”
——人民日报
“大学生寒江勇救小学生……见义勇为却悄然离去。”
——光明日报
“不惧生命危险,不惧冰冷刺骨的江水,纵身跳入湍急的江水中救落水孩童,挽救整个家庭。”
——中国教育报
李金龙
公共管理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 2022年7月 教育部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 2022年5月 湖北省第八届“长江学子”
- 2020年12月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 2020年10月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且参加大创年会展示
- 2020年5月 “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
- 2019年12月 国家奖学金
- 2019年12月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 2018年12月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大学生双创先锋
- 2019马来西亚首届东盟与中日韩数字产业青年峰会中方代表(中方仅4人)
- 2018-2021连续三届联合国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中方代表
李金龙出生于甘肃陇西的一个小山村,六岁时不慎被剪刀戳伤右眼导致失明,两次手术致家中负债累累。
2016年,李金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大一时,为了省钱,他每餐只吃3.5元的盒饭,课余时间还当家教、做兼职补贴家用。开学第三个月,他就告诉父亲,不用再给他生活费了。
从上大学起,李金龙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开展了多项创业活动。如今,他已创办5家企业,其中两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项发明、七项实用新型、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他担任学校《创业基础》等课程助教,为1.3万名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带动近百人参与创业实践。他的事迹先后被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
▲《中国青年报》以“你只需低头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为标题,头版报道了李金龙感人的创业故事。
除了创业之外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李金龙
还为贫困县捐赠办公电脑
赴甘肃陇西和四川凉山
开展励志宣讲
参与抗疫志愿服务
捐赠防疫物资
......
李金龙:我是青年党员,要努力服务社会,影响身边的人。
班铭媛
文澜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 2022年 数字金融开放研究平台2021-2022年度“先锋奖”
- 2022年 《管理世界》杂志社2021年“十佳”优秀论文奖
- 2022年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21年“优秀成果奖”
- 2021年 中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 2021年 国家奖学金
- 2019至2021年 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班铭媛本、硕、博
均就读于中南大
截至目前
她已在《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国际经济评论》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
国内国际期刊发表了论文5篇
班铭媛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勇于创新
践行科研报国
经世济民的学术追求
在2021-2022学年
她参与到了多项科研项目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机制设计研究”
- 2021年度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加快数字赋能、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
- 2022年湖北技术交易所委托课题“基于促进成果转化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筛选方法研究”
不仅如此
班铭媛还获得2022年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
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
将在下一学年
进行访问交流
“文澜奖学金”获得者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希望ZUELers
以优秀朋辈为榜样
书写人生华章
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源:校报学通社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最高奖学金获得者,是他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七届模拟会见当事人大赛冠军 ▲湖北省大学生“新时代新青年新奋斗”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 ▲2021年度北京仲裁委员会奖学金 ▲2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拓展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省重点本科高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是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部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会计学、财务管理)双品牌专业和湖北省财会工作先进集体的学科点。自1952年...
标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名 中南财经是985还是211 中南财大 张雪峰建议选的法学类院校 政法大学排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