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科学家们把组成物体的最小单位称为原子,那么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原子大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当然也有可能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原子的力量很大,其中原子核的能量被释放之后会有相对的危害。(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转的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其中那些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进行高速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
原子的组成是由中子和质子决定的。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负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
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或等于)3个,如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得它有很强金属性与还原性。但是这对副族元素不适用,如金,银最外层都是1个电子,汞最外层则是2个电子,但是都很不活泼。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上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质量,指整个中性原子的质量,为原子核质量与等电量的核外电子质量之和,在国际单位制中以千克(kg)为质量单位。原子质量分为绝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绝对质量指的是1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也可以叫做原子的绝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可简单地用12C表示)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拓展阅读
万物都由原子构成,原子组成的世界为何如此不同?
我们都知道,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何由原子构成的世界如此不同?
需要到原子内部,详细解读原子的结构。
人们一度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基本粒子,不过随着人类观测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家们发现原子并非最小的粒子,原子本身也有自己的结构。
如今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那么原子核和电子之间到底是如何共存的呢?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科学家却花了好长时间去探索。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电子在原子核外围绕原子核旋转,好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样。
不过电子在运转的过程中会辐射电磁波,损失能量,最终应该会坠落到原子核上。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接下来波尔提出了电子跃迁模式,电子只能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而不能位于两个能级之间,而且电子只能吸收特定的能量才能发生跃迁。
不过波尔的理论只适用于氢元素,在更大序数的元素上,会出现较大误差。
而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颠覆性的概念:泡利不相容原理,由此解释了小小的电子为何能导致如此大的不同。
泡利不相同原理是这样的,他在波尔的电子跃迁理论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点:原子核就像一栋楼的最底层,而电子就位于每个楼层。
泡利不相容原理表明,每个楼层最多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如果想给原子再增加一个电子,就必须寻找新的楼层,看看那里是否有空缺。
这种方式,就意味着一个小小的电子就可以导致原子的外形发生本质改变,同时,不同的外形反过来又会影响原子自身属性,以及与其他原子结合之后的性质!
泡利不相容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成为了现代化学,生物学的基础。该原理向我们诠释了为何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同时,泡利不相容原理再次颠覆了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的经典力学。不过稍有遗憾的是,泡利本人只是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那种原理。这也说明量子力学还有更深的东西等待人类去挖掘!
以上就是关于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万物都由原子构成,原子组成的世界为何如此不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标签: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