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书博山道中壁意思写在博山山道的墙壁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文,写人,婉约 译文及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文学家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
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写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每一句都是精华,其中在现在一直流传比较广的两句名句分别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全文如下。
标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