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什么时候被除名目录
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什么时候被除名

。
404 Not Found
。
。
。
。
。
。
。
。
为什么冥王星在太阳系中被除名?

會中通過將太陽系內的星體分成三大類別:
1.行星:必須是環繞恆星運行的圓球形星體,本身有足夠的質量使其重力能與應力平衡而維持近似圓球狀,同時其運行軌道與周圍衛星軌道範圍清楚區分。
2.矮行星:環繞恆星運行的圓球形星體,本身有足夠質量能與應力平衡而維持近似圓球狀,其運行軌道與周圍衛星未清楚區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衛星。
3.其他圍繞太陽運行的星體,如隕石,彗星,衛星等統稱為「太陽系小星體」。
根據新訂出的定義,冥王星因為部分軌道與海王星重疊而遭除名,被降級為矮行星﹔太陽系的8大行星則被加上「傳統」二字,成為傳統行星。
這樣的結果與一周前行星定義委員會提出的新定義草案截然不同,該份草案除了建議保留冥王星的資格,同時納入另外三顆新發現的類行星星體,讓太陽系增加為12大行星,不過這份草案引起更激烈的爭辯。
如今,原本有希望加入行星之列的賽瑞斯星(又稱:榖神星),以及編號2003 UB313、暫名為齊娜的星體與冥王星同列為矮行星。
有人认为它是矮行星, 当有人不这么认为 就争议~~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
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

冥王星穿过了海王星的轨道,附近也有着和它大小相近的其他天体。
根据行星的最新定义,行星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因而,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并被降为矮行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冥王星由于距离太遥远,在发现初期,所以人们对它几乎是一无所知。
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远镜中,它也仅仅是一个光点。
人们只知道它大约250年绕太阳一周,具估计其大小比地球略小一点。
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
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四分之一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
而且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
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冥王星有卫星。
这一发现使得科学家有理由相信,冥王星的实际大小比原来估计的要小的多,它甚至比月球还要小。
由于它的质量过小,所以冥王星没有吸引它的卫星围绕着冥王星本身在运转,而是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在围绕着两者中间的一个公共点在运转。
在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立下了行星的新定义:一颗行星首先要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c)清空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根据新的行星的定义,冥王星不符合定义二,即它的质量不是足够大;而且它也不符合定义三,因为冥王星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如果把冥王星当成行星的话,那么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
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冥王星和归纳为矮行星!从大行星中降级!这样,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而不是原来的九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