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区别及举例有什么不同目录
联想和想象区别及举例有什么不同

。
404 Not Found
。
。
。
。
。
。
。
。
想象和联想这两种表现手法有何区别?

联想是由一物想到另一物,两者之间有关联;而想象则不需要,是一种凭空(或者凭借经验)构想的思维。
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不同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相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毛泽东)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教师教学用书》上把“联想”误为“想象”,致使饶珊珊老师产生了疑问。
题目中问的是“哪些是由看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答案却是“‘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大胆的想象”,岂非答非所问?因此我认为这里是一处笔误。
另外,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也都是作者的联想。
如:“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引发的联想;“骄傲的孔雀”,把孔雀当作人来写,这是把联想跟实在的事物写在了一起。
还有借喻,也是把联想和实在事物写在一起的,如《沙漠里的“船”》(课文标题)。
至于排比,倒跟联想没有密切的关系。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
这是具体事实。
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
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
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
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
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以上所谈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区别。
事物总是既有一般又有特殊的,千万不要用特殊例子来否认一般规律。
想象和联想的区别?和联系

“想象”和“联想”是有交集但又有不同的,而且有时候会混用,“想象”可以无限制,“联想”则必须是从一个现有的事物出发
“联想”有时候可以从一个现有事物出发到另一个现有事物,“想象”则一般是限定为一个虚构的目标
注意:“现有事物”是简称,表示实际存在或存在过的事物
“虚构的目标”则是尚未存在过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