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对的历史地位,中共中央在1945年的历史问题决议中有明确的论断:它“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在1981年的历史问题决议中又指出:“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任何重要历史事件都必须把它放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会合,又摆脱新发生的内部危机,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的胜利。
扩展资料: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
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参考资料来源: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记得是在上初二的时候学的吧,好像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吧。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整个中华民族!
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意义是奠定了长征和胜利的基础,开创了独立自主领导的先河,开启了马克思中国化的新征程,开始形成第一代领导集体。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国有着雄厚的历史泉源,并发出“胜利必然是我们的”豪迈壮语。
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决自身在路线、方针、政策上面临的突出问题。
大家掏心见胆、揭短亮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造性地在军事路线等方面进行调整,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翻开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中国道路的新篇章。
当代价值
遵义会议是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的伟大事件,体现了在真理面前敢于坚定信念、坚持真理,在错误面前敢于承认失败、修正错误,在困难面前敢于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在问题面前敢于实事求是、务实担当的精神。
历经几十年岁月沧桑,遵义会议彰显的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复兴中华的担当,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顽强不屈、愈挫愈勇的斗志。
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的气魄,尊重群众、崇尚民主的作风,团结一心、顾全大局的胸襟,深刻诠释了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
以上内容参考:
标签: